江福11月第三周老年健康广播稿
大家好!
今天在老年健康节目里推出的内容一个是《如何做到不生气》一个是《南怀瑾:忘记养生即养生》。欢迎收听!
如何做到不生气
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会因为一些事情陷人生气之中。当我们生气时,全身的肌肉、血压、血糖水平、心率、呼吸频率、肠道,甚至手指头的温度都会发生反应。生气如同一个夜行的刺客,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了我们的健康,掠夺了我们的生命。
我们知道,许多疾病都是由于免疫系统被破坏,人体抵抗力降低而导致的。生气会扰乱内分泌系统、破坏免疫系统。气愤时,人体内的各种腺体都会受到刺激。处在不稳定环境内的腺体会被迫改变激素的分泌,从而导致人体内的内分泌系统紊乱。生气后,心慌胸闷、口干舌燥、长痘痘等异常表现,都是内分泌失调造成的。
相信每个人都有过生气的体验,心跳加速、面红耳赤、感觉头重脚轻。这是由于血液大量冲上头部,会使供应心脏的血液量减少,从而造成心肌缺氧。此时,心脏想要身体维持正常的循环,就要加大工作量,如此便会出现心跳不规律甚至危及生命。
心脏和血管对情绪反应敏感。反复而持续出现的不良情绪,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。生气会使血压、心率瞬间上升,身体不好的人,很容易出现心脑血管风险。
情绪与胃肠功能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。人在生气、焦虑、愤怒、怨恨时,胃黏膜会充血,胃酸分泌增多,不良情绪与胃肠功能相互影响。长期如此,可导致胃溃疡。
人在生气时的内分泌会紊乱,此时甲状腺分泌的激素便会增加,长此以往便会引发甲亢。有人认为这种病人甲状腺本身已有缺陷,平时不出现甲亢,遇到生气的坏情绪刺激后,才诱发本病发生;也有人认为坏情绪刺激是甲亢的始动因子。
乳腺疾病是妇女的常见病、多发病。从中医上讲,肝主藏血和疏泄,主疏泄包括调情志。也就是说,心情起伏会直接影响到肝的功能。而乳房起自肝经,肝的功能会反应到乳房﹣﹣肝经运行不畅与乳腺增生、乳腺结节甚至乳腺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。爱生气上火、脾气暴躁的人属于肝火旺盛,会殃及乳房,导致乳房疼痛或者乳腺增生。
当你感受到生气时,不妨尝试以下方法:
尝试降低语速 当你气来的时候,试着将语速降低2/3,音量降低2/3,即便气急败坏,也一定要求自己用缓慢的语调说话,声音大小使对方能听到即可。
试着转动一下脖子 细心观察能发现,人生气发怒时,脖子是前挺僵直的。这时,不妨将脖子向左右两肩处转动,缓解僵硬。
脱离生气情境 当你生气时,尝试闭上眼睛或将目光从对方身上移开,可快速浇灭生气的怒火。或者立即离开生气的现场和惹你生气的人,找个清静的地方去看书,和别人聊天或做别的事。
尝试自我拥抱 生气其实是疏远自己的过程,用双臂紧紧拥抱一下自己,可以缓解紧张和不安定感,更加从容。
试着闻闻植物 嗅觉对于人体的影响,可以直达后脑、前脑和丘脑。生气时,将鼻子放在离绿色植物10厘米左右的位置,深呼吸5次试一试。
学会自嘲 幽默是一剂良药。下次你忍不住要拍桌子时,想象一下表达愤怒不当时多么可笑。
尝试运动 加强运动以消气,如打球、跑步、参加劳动。如果你生气时旁边无人,也可以用击掌和跺脚的方法来缓解怒气,时间不需要多,两三分钟即可。
深呼吸消气法 当你生气时,尝试保持坐姿,身体后靠,五指并拢,双掌放于肚脐上。把你的肺想象成一个气球,用鼻子长长地吸一口气,把气球充满气,保持2秒钟。这时你看到你的手被"顶起";再用嘴慢慢呼气,给气球"放气"。深呼吸会帮助你化解生气"浓度",它可充当有效的镇定剂,使你控制生气速度和频率,而不是被生气所掌控。
学会宣泄 气既然已生发了,硬憋着也是有害身体健康的。不妨跑到一个空旷的地方喊出来,或者到健身房打沙袋等。
南怀瑾:忘记养生即养生
南怀瑾先生是中国当代的国学大师、教育家,2012年逝世,享年95岁。南怀瑾先生如此高寿,晚年时期也精神矍铄,这与他独特的养生观念息息相关。
独特睡眠与饮食
面对失眠,南怀瑾有独特的"心肾气交睡眠法"。这种方法是指失眠时把身体蜷缩起来,像婴儿一样,两只脚缩拢,两只手抱起来,这样容易睡着。他还善用"艾灸肚脐"来调脾胃:桂圆肉1颗,花椒6-7粒,加上艾绒一起捣烂,晚上睡觉时挑拇指盖大小放在肚脐上,可调理脾胃,使口舌生津、脚底生暖。
南怀瑾先生对睡眠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,他认为,人的一天有两个时辰的睡眠最为重要,即子时(23时﹣1时)和午时(11时﹣13时)。他曾说:"正子时只要闭眼睡着3分钟,就等于睡了两个小时;正午时,哪怕只有20分钟也一定要睡。"所以,失眠或真要夜里熬夜的人,正子时哪怕20分钟也一定要睡,睡不着也要训练自己睡着。
南怀瑾先生的饭量很小,中午只吃少许略放些盐的花生米,晚餐一碗稀饭,碗不大且盛得不满。稀饭通常是小米红薯粥。到了秋天,他则喝薏米小米粥。饮食上,南怀瑾先生也以素食为主。晚餐用稀饭时,他也用一些小菜佐餐,如辣白菜、豆腐乳、酱黄瓜、酿豆腐、盐水笋等。他提倡"夏不饮冰,冬不嗜热",以防止"寒温不节,虚实失度",提出寒温要懂得节制。
忘记养生即养生
南怀瑾先生在《漫谈中国文化》一书中说:"我不养生,忘掉身体,忘掉自己,甚至忘记了寿命长短,忘记时间、空间。你越是重视身体,希望它长寿,身体越糟糕。"他还坚信"使志无怒",重视修养,少发脾气,"怒"就是发脾气。换句话说,就是心理上对人、对事要宽容,不要有怨恨的心理。所以,他提倡要善养自己的意志,使"无怒",阴气就可以发泄出去。